Interpretersky

Information on China travel, China interpreters, China virtual assistants

« 什么是中式英语(What is Chinglish)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 »

英汉思维方式比较及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之一

 

第一节           英汉思维方式比较及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Written by Cindy, a Chinese interpreter from interpretersky.com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最好的办法是了解这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因为哲学思想是一个民族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维成果,是思维方式最好的反映,另一方面,哲学体系又对思维方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哲学体系与西方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里,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过着与自然和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而且经历了十分发达的,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流传甚广,影响颇深。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讲修身养性,讲直觉、灵感、顿悟,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思维的中心在于伦常治道” [1];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主体,有“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尽心上》)的说法,“认为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用主体的修养代替对客体的认识,自身内心体验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2] 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有“万物与我为一”和“天人合一”的说法。正是在这样的哲学背景里,结合道教,佛教,中国的哲学体系里逐渐发展了悟性思维。“悟性思维借助形象,运用直觉、灵感、联想、想象等思维形式,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有理的知识,具有直觉性、形象性、主观性、整体性、模糊性等特征。”[3]
而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生活在相对开阔的为海洋包围的岛屿,生存环境相对险恶,自古形成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自然为认识对象,强调个人能动性,逐渐形成主体和客体分离的思想。连淑能先生在论中西思维方式时也这样谈道:“西方思维传统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握自然,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因而主客两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将自然作为认识之外的对象来研究。 西方哲学以其创立本体论而持自然客观的态度。 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 ‘旁观者’,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研究。 这种致思倾向必然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以科学认知为基础,由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 西方注重科学的思维传统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两分,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客观世界,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追求的是认识的客观有效性。”[4] 而且整个西方的哲学起源于亚力士多德开创的形式逻辑,后来受到欧洲理性主义的影响,讲形式论证,个体思维,逐步形成了以理性思维为特点的思维方式,所谓理性思维就是指“借助逻辑,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探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客观性、分析性、确定性等特征。”[5]
以上两段通过哲学体系的比较分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反映在语言表达上。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中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一)   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
中国的思维方式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强调悟性、直觉、心领神会。反映这种思维方式的中文不但本身是象形文字,直观性强,而且在组词造句方面也处处体现以神统形,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词组中的词语之间,句子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经常没有明显的连接词而意义自现,也就是说,读者完全可以从字里行间会出意来。如“繁荣昌盛”、“知识产权”、“冬天严寒”等词组,单单看一眼,我们就知道第一个词组中“繁荣”与“昌盛”是并列关系,表达的是一个意思;看第二个和第三个我们明白分别讲的是“知识的产权”和“冬天是严寒的”。还有众多的汉语句子,不需要表达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的连接词而意思能完美传达。如“下了课去跳舞”,“试是试了,没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不胜枚举。因为中文有重意念的特点,句子之间一般呈隐形连贯,各种逻辑关系隐含于意义中,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看出逻辑关联,得到句义。
而英语就不同,因为西方形式逻辑的哲学背景,长期以来,人们重分析和实证,思维经受严密的逻辑训练,有精确性特点,英语的发展也带有这些思维特点的烙印。英语重形合,单个词语一般来说会有规律的形态变化,在句子中有数、格、时态等的一致。英语句子各成分之间需要关联词连接,以表明其中的逻辑关系。即使再长再复杂的句子或段落,可以从关联词和连接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句义,因而,有人说英语句子是以形统神,以形显义。比如以上所举的几个中文句子,译成英语的话,每句话关联词都不能缺,否则就是错误的、不合语法的。


[1]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1.
[2]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3.
 
[3] 连淑能. 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35.
[4]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3
[5] 连淑能. 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35.
 

From http://www.interpretersky.com, to repri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Welcome to join us and leave your comments.

Calendar

Latest Comments

Previous

Powered By Z-Blog 1.8 Walle Build 100427

interpreter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